ad9_210*60
關(guān)鍵詞:
中國臺灣網(wǎng)  >   臺灣頻道  >   臺灣萬象

大陸人看臺灣:眷村飯菜溫暖人心

2016年03月09日 15:21:08  來源:中國臺灣網(wǎng)
字號:    

  中國臺灣網(wǎng)5月3日消息 臺灣《旺報》5月3日刊發(fā)署名陳妙芬的投稿文章《溫暖人心的媽媽菜》,講述了作者在臺南一家眷村餐館一場飯局。她說,這些取自于便宜食材的眷村菜,也叫“媽媽菜”,口味非常普通家常,但奇怪的是,她竟無法去細(xì)分這些菜究竟出自于哪個省份。眷村菜里,有媽媽們精心改造的良苦用心,有過往一家團圓時的喜悅心情,有父往子繼的歷史傳承,還有那濃濃鄉(xiāng)愁的輕輕哼吟。

  作者說,這是頓溫暖人心的飯,這些普通的眷村菜,卻讓我強烈地盼望:時間的鐘啊,你可不可以流淌得緩慢一點,更緩慢一點……

  文章摘編如下:

  抵達(dá)臺南的那天,正值隆冬時分,置身他鄉(xiāng),大家倍感清冷。但主人家劉達(dá)林先生的一番心意,讓我們情不自禁,馬上從冰冷的谷底彈上溫暖無邊的晴空。劉老先生將我們帶到“老顧家眷村飯館”,定要為我們接風(fēng)洗塵。

  室內(nèi),頓時一片春意融融……

  劉老說,品種繁多、口味豐富的小吃,一直是臺灣的驕傲,而從臺北到臺南,有許多著名的眷村菜。簡單的介紹,讓大家頓時期待不已:原汁原味的眷村菜,究竟是什么滋味的呢?

  店主人老顧得知是大陸來的客人,急急從廚房跑來招呼。他老家在湖南,所以店里的菜尤其擅長辣味。來不及抹去額頭的汗珠,他迫不及待介紹起來,店里的所有小吃美食都和眷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(guān)系!霸谏鲜兰o(jì)80年代,臺灣小吃美食突然爆發(fā)出來,那是因為許多眷村的老兵在這時段退役,這些老伯伯和老伴開始熱心搞美食,成就了眾人相傳的眷村菜!就這樣,幾乎快要伴隨眷村的改建與老一代人逝去的眷村菜,在眷村子弟、臺灣知名制作人王偉忠的帶動下又咸魚翻身,在目前臺灣餐飲界重新紅火起來!

  菜,終于上齊了。著名的三杯雞、地道的麻辣鍋、肥胖的山東饅頭、香醇的豆?jié){燒餅……五顏六色的菜肴,滿滿地擺了一大桌。

  濃郁的香味穿越鼻腔,溫柔地彌漫在大家的心頭。劉老一聲起筷,大家便毫不客氣地將筷子亂七八糟地伸向各個碟盤了。果然,一品嘗,我發(fā)覺眷村菜多取自于便宜食材,屬于非常普通的家常口味,但奇怪的是,我竟然無法細(xì)分出究竟是哪個省份地方的風(fēng)味。

  原來,有著濃濃人情味的眷村菜又叫媽媽菜。在往日物質(zhì)匱乏的眷村,心靈手巧的各地媽媽們都練就了就地取材、調(diào)合口味的好功夫。軍中的丈夫好容易才回趟家,大小團圓吃餐飯,當(dāng)然要給他最合口的飯菜;在眷村的大院里,孩子們今天到王婆婆家吃,明天又到李媽媽家嘗,“誰家的飯香”更激起媽媽們的好強心。她們相互串門取經(jīng),又口味改良,湖南菜太辣,北方媽媽就加減調(diào)料;北方菜味清,南方媽媽就將酸菜白肉加上麻辣蘸醬;安徽豆腐坨太素,上海媽媽就把它加上獅子頭,變成“眷村獅子豆腐頭”。眷村,成為大江南北家鄉(xiāng)菜的交流中心;因陋就簡的“私房菜”,在鄰里間分享著濃濃的人情味。

  劉老先生還告訴我們,這些打著“眷村菜”名號的餐館小店,多依附在由眷村改建為“國宅”的小區(qū)邊,出身眷村的店主翻箱倒篋,在父母從大陸老家?guī)淼恼聊鞠渥永锘蚶习值拇驳紫,挖出舊軍服、勛章、軍刀、老照片,用來東掛西擺地布置餐廳;菜單上并清一色標(biāo)明是“小時候吃的菜”;來往客人大都是多年鄰居朋友,老板客人親如家人,整個餐廳用餐的氣氛,也像回家一般溫暖親切;而在選舉民意代表期間,這些餐館更成為國民黨的助選駐點。

  老顧也插話說,自己年紀(jì)大了,已經(jīng)沒有辦法將飯館繼續(xù)擴大經(jīng)營。他將希望寄托在兒子小顧身上。

  說話間,外出應(yīng)酬的小顧趕回來了。他歡喜地前來陪坐。小顧才35歲,并且受過很好的教育,原來在一個單位里做行政人員。因為不忍心父親的一生心血就如此被湮沒,并本著發(fā)揚壯大眷村菜、傳承傳統(tǒng)飲食文化的一個想法,才舍棄了大好的前程回來臺南繼續(xù)這個老舊的飯館。到了這年輕的一代,小顧更在意的是在保留的基礎(chǔ)上不斷創(chuàng)新。如在環(huán)境上小顧保留了舊貌,但也引入了新的機制。

  得知小顧因為忙碌父親的菜館還沒有空暇考慮終身大事,我一時口快地說,“干脆上大陸火爆的《非誠勿擾》節(jié)目,牽手一個賢慧的姑娘回!典型的富二代嘛,很多人喜歡的!”

  小顧連連擺手,忙說“千萬別叫我富二代!”原來,對新一代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臺灣年輕人來說,說他是富二代并不是一個褒義詞,反而是諷刺他好吃懶做,不思進取。在小顧看來,如果被人稱為富二代,出入豪車,衣食無憂,卻工作無著,一旦被人發(fā)現(xiàn),不但不會被羨慕,還會給大家看不起。因為他們覺得依靠別人非?蓯u,這是無能的表現(xiàn),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。

  這頓飯我們吃得前所未有的漫長,大家吃吃說說,說說吃吃,有時候停下來親昵地碰幾下杯子……有人甚至輕輕哼唱起《鄉(xiāng)愁》來。

  我一向懼怕飯局,怕它的無聊漫長。不知道為什么,這頓溫暖人心的晚飯,這些普通的媽媽菜,卻讓我強烈地盼望:時間的鐘啊,你可不可以流淌得緩慢一點,更緩慢一點……(中國臺灣網(wǎng) 何建峰)

  【相關(guān)閱讀】

  大陸人看臺灣:“陸二代”的濃濃鄉(xiāng)愁

  臺灣人在大陸:迷茫的身份認(rèn)同,我是誰?

  大陸人看臺灣:九份民宿,一日緣足夠美好!

  大陸人看臺灣:儒學(xué)教養(yǎng)深入臺灣民眾血液 

 

臺灣頻道 臺灣政局 臺灣社會 臺灣軍事 娛樂新聞

[責(zé)任編輯:何建峰]

最熱新聞
評臺觀海
臺灣一周看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