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薦標簽:兩會領導人商談 | 經貿文化論壇 | 直擊海峽論壇 | 建黨91周年
您的位置:中國臺灣網  >   新聞中心  >   時政新聞  >   正文

調查:八成受眾稱未來十年最需解決“貧富差距”

2012年11月10日 11:26 來源:新京報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(fā) 打印

調查:八成受眾稱未來十年最需解決“貧富差距”

  - 第一發(fā)布

  11月8日,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。

  誠然,進入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,中國社會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,一段時間以來,媒體紛紛報道十年來的發(fā)展成就,梳理十年社會變遷的新聞脈絡。

  同時,隨著改革的深入,社會矛盾也逐漸呈現(xiàn),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也有了明顯的變化,十八大的召開,讓民眾對下一個十年充滿了新的期待。

  中國未來十年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?

  根據本期新京報“京報調查”(新京報《評論周刊》與清研咨詢聯(lián)合推出)結果,排名第一位的是“貧富差距拉大”(81.3%)。

  由于城鄉(xiāng)的差別,地區(qū)的差別,行業(yè)的差別等諸多因素,導致“一部分人先富起來”之后,隨著經濟的持續(xù)增長,更為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尚未建立起來,貧富差距逐漸拉大,這些在時而出現(xiàn)的新聞中能夠發(fā)現(xiàn),社會的“痛感”在隨之累加,增加收入成了受訪者的首選!笆杖敕峙涓母锓桨浮钡母〕鏊,也是與民意期待的互動。

  排名第二位的是“腐敗問題”(75.5%)。2012年,劉志軍案和薄熙來案先后發(fā)生,既說明了腐敗問題的嚴峻性,也表明了中央決心的堅決性,而這無疑又符合民眾的期待。

  排名第三位的是“環(huán)境污染惡化”(69.9%)。什邡事件、啟東事件和寧波PX事件的相繼發(fā)生,其實提出了一個命題,地方經濟發(fā)展為了什么?民意福祉與經濟發(fā)展并不矛盾,如果發(fā)生沖突,做何選擇,考驗的不僅是執(zhí)政智慧,更是執(zhí)政理念。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“必須把生態(tài)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”,也是對這種理念的再次確認。

  此外,還有“醫(yī)療改革等民生問題”(61.4%),也預示著醫(yī)改有待進一步深化。同時,民眾很關注的還有“城市房價居高不下”(57.0%),“交通擁堵等城市病”(55.8%),“公權力的缺位和越位問題”(52.0%),“農民工進城的戶籍問題”(37.1%)等。

  民意期待之處,正是下一步改革的發(fā)力之處。

  新京報記者 高明勇

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

相關閱讀:

[ 責任編輯:芮益芳 ]

:
    關于我們 | 本網動態(tài) | 轉載申請 | 投稿郵箱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版權申明 | 法律顧問
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
    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0107219號
   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